你好 欢迎光临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广州农讲所) 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详细
中共三大的召开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林玉玲
【发布时间】:2007-08-08 15:55:33 【类型】:中共三大 【点击次数】:1,118
        中国工人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进行着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从“五四”运动开始,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出工人阶级自身日益壮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促进工人运动发展,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工人情绪一时趋于消沉,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中共三大的召开,加速了国共合作的步伐,确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以广州为中心的大革命高潮,使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中国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成长,成为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同时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工会和教育工人,并决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这是根据当时中国形势和工人阶级的性质、特点分析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早在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在沿海地区开办工厂,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入侵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决定了工人阶级在近代中国社会中具有最先进、最革命和最有前途的优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工人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辛亥革命前的工人为反抗中外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而进行的百余次的罢工斗争,都是自发的、为增加工资而进行的经济斗争。第二阶段是1912年到1919年5月的工人罢工斗争逐渐转向有组织有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特别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全国各地工人举行罢工,以巨大的声势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有了新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首先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为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各地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开展平民教育的名义,举办工人补习班,帮助工人学习文化,向工人宣传革命真理,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掀起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1921年至1923年,全国各地发生的罢工斗争就有100余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①]例如:香港海员罢工,是工人罢工斗争的新起点,1922年1月,香港海员6000多人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负责人林伟民、苏兆征的领导下,举行反抗资本家压迫、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罢工斗争坚持了50多天,使香港航运全部瘫痪、市内交通中断,生产停顿,迫使香港当局接受工人要求,罢工取得胜利。[②]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3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其直接目的是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7日罢工斗争遭到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给工人群众一个沉重的打击,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二、中共三大的召开,确定革命斗争的发展方向
        “二七”罢工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带来沉痛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中国革命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中共三大的召开,确定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结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只注重领导工人运动的斗争方式,把中国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等30多人,代表着420名中共党员,其中工人党员有160名。参加会议的代表有相当部分是“二七”罢工的领导人,例如:王荷波是京浦铁路总工会委员长,邓培是京奉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孙云鹏、王俊是京汉铁路代表,朱少莲是株萍铁路代表,陈潭秋、林育南等代表参与领导“二七”罢工斗争。还有毛泽东、邓中夏、张国焘、何孟雄等代表是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会议由陈独秀作工作报告;陈潭秋作 “二七”大罢工的报告;孙云鹏汇报“二七”大罢工的善后工作。“二七”罢工的经验教训,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会议主要围绕着国共合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及宣言》。决议案及宣言的主要内容是具体分析了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全国各种斗争的形势,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政策。如: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中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帝国主义压迫之殖民地半殖民地”,虽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其实事事听命于帝国主义的列强”,中国的经济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中国工业得不到发展,导致劳动群众还处于极幼稚的状况,“工人阶级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因此,中国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只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具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③]明确指出今后党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国民革命运动,并确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大会对今后工人运动的复兴提出了具体做法,如:会议通过的《劳动运动议决案》中指出,“全国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应从速召集全国各路代表会议讨论各路统一之工作,改造筹备委员会及讨论救济二七被难工友之方法”,“劳动组合书记部今后的责任是组织领导天津、哈尔滨、山东、上海、广东、港澳等地劳动运动”。[④]明确地为中国工人运动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工人运动逢勃发展的坚强后盾
        中共三大召开后,孙中山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一大,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瞿秋白、林伯渠等23人出席了大会,其中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开创出以广州为中心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从此,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广东成为国民革命的根据地,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坚强后盾。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使了工人运动的高涨。在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工作的共产党员,积极领导工人斗争。1924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工人代表会,通过了进一步统一工会组织等21个决议案,成立了广州工人代表会执行委员会。同年7月,广州沙面数千洋务工人为抗议英、法帝国主义限制中国居民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而举行的大罢工,使沙面各银行、洋行、商务都陷于停顿,英、法帝国主义被迫取消“新警律”。这次罢工斗争取得的胜利,打破了“二七”罢工失败以来工人运动消沉状态,鼓舞了全国工人阶级的斗志,各地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也纷纷举行罢工斗争。例如:上海南洋兄弟烟厂工人的罢工、汉口人力车夫的罢工、苏州机织工人罢工等,给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沉重的打击。
        “五卅”运动,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工会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复兴,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慌,决心用高压手段打击工人运动。1925年5月14日,上海日本资本家无故开除内外棉十二厂工人和宣布内外棉七厂停工,工人们为争取基本权益而举行罢工,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遭枪杀身亡。5月30日,上海学生为反对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而举行示威游行,遭到英巡捕的血腥镇压,制造了“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全国各地后,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人们纷纷组织集会游行,声讨帝国主义镇压人民群众的罪行。
        广东的省港罢工就是声援“五卅”运动,为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925年6月3日,当“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广州,广州各界群众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6月19日,香港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起来响应,宣布罢工。6月23日,香港的罢工工人和广州各界群众10万人,举行“五卅”惨案追悼大会,会后上街游行示威。[⑤]当游行队伍路过沙基时,遭到沙面租界英军警的射击,停泊在白鹅潭的英、法军舰也开炮轰击,造成了“沙基惨案”。这更激起省港工人的义愤。为加强罢工斗争的领导,苏兆征、邓中夏、李森等13人组成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了,由苏兆征任委员长,下设工人武装纠察、审判、法制等各种办事机构,负责并组织封锁香港、审判工贼等重要行动。省港罢工坚持了十六个月之久,最后取得了伟大胜利。
        国共合作实现后,工人运动得到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布了《工会条例》21条,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言论、出版、罢工的自由,从法律上保障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共广东区委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决定在农民运动讲习所附设一个工人班,还通过国民党中央党部举办工人运动讲习所,培养工人运动干部,以推动各地工人运动;当“沙基惨案”发生后,广州国民政府立即照会英、法等国,提出严正的抗议;省港罢工期间在广州国民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廖仲恺先生想尽办法,为罢工委员会筹备资金,坚持每月资助罢工委员会1万元经费,并在物质上给予罢工工人不少的帮助。[⑥]工人罢工斗争,得到农民、青年、妇女等革命运动的大力支持,如省港大罢工前夕,当“五卅”惨案通报后,由中共广东区委党、团联合组织临时委员会,联络全国总工会、广州工代会、省农民协会、省商民协会、学联会和青年军人联合会等共同发起示威游行。工人罢工斗争的伟大胜利,充分显示了当时国共合作后,工人运动与各界群众团结的力量。
        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日益壮大,成为国民革命的有力支柱。在第二次东征时,省港罢工工人大力配合东征军攻占号称“南中国第一天险”的惠州城。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了《对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宣言》,号召全国工人“站在一切民众之前,引导一切民众援助国民革命军,使之得到胜利”。省港罢工工人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和卫生队,随北伐军出征;湖南、湖北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支援北伐军;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而举行了3次武装起义,使北伐军顺利地开进上海。
        事实上,中共三大召开,国共合作的实现,不仅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青年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的发展,国民革命得到各界群众的支持,加速了革命运动发展的步伐,使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62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州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2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第一版.
[③]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中共“三大”资料》第8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
[④]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中共“三大”资料》第84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
[⑤] 黄振位,《中共广东党史概论》第62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⑥]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122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上一篇】:中 共“三大”会 址 考——洪 霓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17-2020 www.gznj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8020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