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实践的地方,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从1920年到1930年,毛泽东曾先后10次来到萍乡和安源,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开创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支部”“全国最早的中共地方党校”等全国之最,在中国革命史、工运史、党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安源这片土地,演绎了青年时期毛泽东探寻真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辉煌篇章。
由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农讲所纪念馆”)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毛泽东在安源”展览,将于2025年1月17日在农讲所纪念馆临时展厅(大成殿)开展,展期自2025年1月17日至3月17日。
此次展览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展览“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专题展”基础上提炼,分为五个部分,以图文并茂形式详细展现了毛泽东在1920年至1930年间,先后10次来到萍乡和安源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安源工人运动,部署秋收起义及深情关怀安源工人群众的党史故事,深刻诠释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安源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
安源虽与广州相隔数百里,但具有深厚的革命渊源。李立三作为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他也是广州第六届农讲所的教员,讲授中国职工运动。广州农讲所的教员学员积极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如彭公达、伍中豪、袁福清、舒玉林、袁德生、贺尔康、庞叔侃等,毛泽民、王首道、喻东声等则积极支援秋收起义。此外,袁德生从广州农讲所毕业后,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到萍乡铁路沿线开展农民运动。
展览特设专题“毛泽东在广州”
在安源开展革命活动的同一时期,毛泽东曾于1923年至1926年间3次来到广州从事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前后至少8次来到广州,南粤大地留下了毛泽东的深深足迹。基于此,展览特设置专题“毛泽东在广州”,寄托了广州人民对毛泽东的深深敬意。
本次展览共展出19件实物展品,其中2件三级文物,17件复制件。
1.1956年广州重型机器厂工人记录毛泽东视察工厂情况的日记本(三级文物,农讲所纪念馆藏)
该日记本长16cm,宽11cm,厚1.5cm。1956年5月29日,毛泽东到广州重型机器厂(今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视察,当时的车间工人都感到十分兴奋,工人施添海在日记本上记下了这一难忘时刻,成为毛泽东视察广州的直接见证。
2.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广州用过的信纸、信封(三级文物,农讲所纪念馆藏)
该信纸长30cm,宽21cm;信封长25cm,宽13cm。1960年1月27日至3月9日,毛泽东来到广州,一方面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另一方面审定《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1年2月13日至3月29日,毛泽东再次来到广州,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三南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该信纸、信封即为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广州期间使用过的。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革命斗争,在中共党史、中国工运史、人民军队建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奋力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