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省揭阳县
农民协会会员证章
年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质地:铜
尺寸:直径2.7厘米,厚0.1厘米
重量:5.04g
类别:证章
等级:三级文物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省揭阳县农民协会会员证章,铜质,圆形,直径2.7厘米,厚0.1厘米。正面白色烤漆,漆面局部剥脱,上方“广东省揭阳县县农民协会”呈弧形排列,正中从右至左“会员证”三字,下方两边各一五角星。证章背面以连续点状纹样分上下两部分,上为国民党党徽,下为犁头图样。1978年该证章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拨交我馆收藏。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在彭湃等共产党人的积极推动下,广东各地农民运动得到较快发展。1925年3月,国民革命军东征抵达揭阳,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东江组织主任周恩来率部进驻榕城,广东省农民协会特派员、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谢培芳为其作潮州话翻译,周恩来在会见工农运动骨干时,提出要组织起来,强调工农运动是国民革命的基石。东征军所到之处,推进了农民运动的发展,1925年6月,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方方等人在潮汕地区组织工农赤卫队,这是党领导下潮汕地区第一支工农武装。1925年11月,中共揭阳县特别党支部在学宫成立,广东省农民协会特派员颜汉章任支部书记。在颜汉章、梁良萼、彭名芳、卓献弼等人的积极发动下,揭阳各级农会组织相继成立:1926年1月,揭阳县第一个农会——霖田乡农会成立,会员一百多人。2月,揭阳县第一个区农会——第二区农会成立,随后第三区农会和第四区农会也很快成立。在各区、乡农会的基础上,1926年5月,揭阳县农民协会在县城韩祠成立,颜汉章、梁良萼、彭名芳、卓献弼、陈卓然等人任执行委员。
1926年8月,揭阳县农民协会在榕城开办“农民自卫军训练班”,专门培养农民运动武装骨干。200多名学员在此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毕业后回各乡从事农运工作。
在中共揭阳县委组织下,各区农会开展争取“二五减租”、废除苛捐杂税等行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二区农会彭名芳等人领导武装赤卫队700多人,于4月21日进攻炮台区署、厘金局,占据炮台镇三天,人民群众称之为“炮台三日红”。
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余部抵达揭阳城,两千多名农会会员和赤卫队员运输弹药,协助战勤。中共揭阳县委利用迎接南昌起义部队的机会,领导农民武装向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攻,9月26日,揭阳民众和南昌起义部队一起占领揭阳县城,成立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但南昌起义部队撤离揭阳后,国民党军复占揭阳,工农革命政权仅存在3天便解散了。揭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严峻的形势下坚持战斗,逐步建立区、县级苏维埃政权,为党领导揭阳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揭阳县农民协会及农民武装的斗争有力打击了当地顽固势力,扩大了革命影响,为潮普惠苏区的建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馆馆藏的广东省揭阳县农民协会会员证章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物,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