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农讲所纪念馆) 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详细
独家记忆 | 杨苗丽:我与农讲所的缘分
【发布时间】:2023-12-19 09:55:50 【类型】: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356


杨苗丽,广东中山人,1955年生,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今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副巡视员、副研究员。参与撰写《彭湃》《古大存》《宋维静传》《今生无悔——梁超回忆录》《留得清绿在人间——林西》《广州解放实录》《广州市志·共产党志》,参与编撰《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第二卷)《情暖珠江——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广州》等,参与电视片《岁月光芒》《握手——中共三大在广州》的创作与撰稿。主编《壮丽的奋斗青春》,参与主编《亲历改革开放》①②和《延安情结》,著有《中共三大》。



广州是一座英雄的域市,许多革命旧址散落在城市的四面八方,而屹立在闹市中心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简称“农讲所旧址”)便是其中之一。在大革命时期,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这位普通市民,也与这座国宝级革命旧址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7801735296416959
2007年,“伟大的一生 光辉的业绩——叶剑英元帅生平史迹展”在农讲所纪念馆展出,杨苗丽在展览海报前留影

新生教育 第一站就来到农讲所

1975年9月,我入读中山大学历史系。开学后,学校对新生进行教育,第一站就选择了农讲所纪念馆。那天,我们在老师带领下,排着队,从中大康乐园,步行至珠江北岸的农讲所纪念馆参观。红墙黄琉璃瓦的农讲所旧址,在绿树青草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又庄严。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牌匾悬掛在大门上方。我们走过石板小桥,在大殿前列队听讲解,然后进入展厅参观。从毛泽东办公室到学员课堂,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我细细观摩、感悟。当年,一批批农民运动骨干,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教育培训后,又犹如一颗颗革命的种子,撒向全国各地,为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立下功勋。这里英才辈出,有为中国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也有为中国革命胜利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他们与日月同辉,光照千秋。通过参观展览,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吾辈应当倍加珍惜。

8633888822498995

20世纪70年代的农讲所纪念馆


当年电视远未普及,不知是校方联系还是偶遇,珠江电影制片厂为我们在农讲所纪念馆的学习活动拍了一个短短的纪录片。多年以后我们才看到,感到很亲切,仿佛回到大学时光。

农讲所——农民运动的摇篮,从此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合作办展 我与农讲所再结缘

大学毕业后,我先后从事中共党史教学和中共广州地方史研究工作。从事地方党史研究,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让丰富的党史资料变得生动具体,是我们的责任。除了出书,我们还涉足举办展览和拍电视片。因展览的展出时间较长,受众面广,也为群众喜闻乐见。我所在的党史研究室没有展览场地,领导便想到了农讲所纪念馆这块宝地。两个单位的领导一拍即合,从此,我们开始了多年的合作。纪念抗战胜利、广州解放、改革开放等,都做成了展览。多少回,为讨论展览题纲、审查版面、参加展览开幕式,我走进这座古朴庄严的革命旧址,感受她独有的气息,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看到许多军人、学生、市民等前来参观,我们心中充满喜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观众通过参观各种展览,从中受到教育,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之情,感恩新时代,感恩新生活。

5003932910429157

2001年,“中共广州党史80年展览”在农讲所纪念馆开展,杨苗丽和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事们在农讲所纪念馆留影


24606177475009627

2005年1月,“香港达德学院历史展”在农讲所纪念馆开展,

杨苗丽与中山大学原校长黄焕秋(左二)张杰(左三)夫妇、曹直(右一)合影


在农讲所纪念馆举办展览,一般都比较顺利。但我们也遇到过曲折的一幕。一次,在展览开幕当天的早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开幕式设在大殿前的露天月台,让大伙冒雨站着参加开幕式显然不合适。正当我们焦急万分,准备去买伞时,令人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忽然大雨骤停,云开日出,阳光灿烂,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开幕式可以如期举行!众人啧啧称奇,认为农讲所真是一块宝地,连老天爷都要眷顾。

多次合作举办展览,我们与农讲所纪念馆的同仁建立了友谊。从老馆长陈登贵,到后来的馆长卜穗文、颜晖,副馆长王国政,还有各部门的负责人洪霓、曾旅湘等,大家相互理解与支持,为共同开创党史宣传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

送展港澳 我捐赠了父亲的毛毯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于1945年1月15日,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珠江三角洲的人民子弟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他们组织群众,顽强抵抗侵略者,以青春热血保家卫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我的父亲杨子江当年与万千热血青年一样,投笔从戎,在家乡中山从组织读书会、抗日剧社宣传抗日救亡,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完成了从学生到抗日战士的转变。珠江纵队成立时,他出任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后来还参加了解放战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的一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身边珍藏着两件物品:一是战利品(一架望远镜),二是一床驼色织着红花的毛毯。后来在特殊年代,望远镜被人拿走,从此不知所踪,而毛毯则一直陪伴着父亲。

2004年,为纪念珠江纵队成立六十周年,我们与农讲所纪念馆合作举办展览,农讲所纪念馆向社会发出征集革命文物的倡议。这时父亲已故,我将此消息告诉了健在的母亲孙烈(亦是珠江纵队老战士)。妈妈说:“你爸爸有床毛毯,捐献出去作展览用吧,有实物的展览会更生动。”说完,母亲还亲自将毛毯找出来打包好,用一条红绳扎着,让我送到农讲所纪念馆。工作人员收下后,为我们开具了入藏证书。

1504582581164856

入藏证书


8303080701950516

2004年,“纪念珠江纵队成立六十周年展览”在农讲所纪念馆展出,杨苗青(右)、杨苗丽(左)兄妹二人在父亲杨子江照片和使用过的毛毯前留影


3344521507032151

2004年,杨苗青、杨苗丽兄妹二人与珠江纵队政委梁嘉(居中者)在农讲所纪念馆合影


“纪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六十周年展”先在农讲所纪念馆展出。由于珠江纵队当年与澳门的关系密切,到澳门开展过统战工作,许多澳门青年也回中山参加珠江纵队。2005年7月,展览送到澳门展出。我作为主办方工作人员到了澳门。母亲作为珠纵老战士代表也到了澳门,参加展览开幕式。记得澳门展览的开幕式盛况空前,时任澳门特首的何厚铧先生亲临展览馆现场参观,许多澳门同胞也来捧场,气氛隆重热烈。母亲在澳门见到她的老朋友、原珠纵老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任澳门日报社社长的李成俊,十分开心。这是题外话。

8875342143722144

2005年7月,母亲孙烈(前排左二)和几位老战友受邀赴澳门参加“珠江纵队成立六十周年展览”开幕式


2006年,著名报刊《华商报》创刊六十五周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当年在香港办的一份影响广泛、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报纸。她如一盏明灯,光耀香江,传播正义,揭露黑暗,给人民带来希望,深受读者欢迎,影响了一大批香港同胞以至内地青年,使他们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一些香港青年还回到内地参加解放战争。我们单位与农讲所纪念馆再次合作,举办了“从抗日救亡到开国大典——香港《华商报》历史展”。我的叔叔杨奇1947年受党的派遣,到《华商报》工作,从担任董事经理,到代总编辑,再到广州解放后率报社同仁返回广州,创办《南方日报》,出任副社长。这次,已84岁高龄的叔叔受邀到展览开幕式上讲话。展览后来到香港展出,叔叔又作为嘉宾到香港出席开幕式。这个展览在香港也办得相当成功。香港特区文化界的官员出席了开幕式。

506813583986222

1949年10月1日,杨奇组织《华商报》员工,在香港升起了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是青年杨奇


313177153945566

2006年,“从抗日救亡到开国大典——香港《华商报》历史展”在香港开展,左一为杨奇


将党史展览办到港澳并获得成功,说明我们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农讲所纪念馆两个单位敢为人先,抓住机遇,适应了穗港澳文化交流的潮流。今天,在党中央谋划、部署和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合作将有更大的作为。

 退休前后 农讲所依然是我常去的地方

除合作办展之外,因为研究历史,我到过农讲所纪念馆查阅档案资料,工作人员给予我极大帮助。我先后采访了农讲所纪念馆的资深讲解员李肇炘和广州军区的几位老领导,收集与农讲所旧址陈列馆(今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相关的历史资料。

2198475393702142

20世纪70年代的农讲所旧址陈列馆(今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6606589053678167

2005年,杨苗丽与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和同事参观农讲所纪念馆举办的“先进共产党员事迹展”后合影


 2004年,农讲所纪念馆开始举办“开笔礼”,让入小学前的小朋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做知书识礼的好孩子。这项活动很受欢迎,说明农讲所纪念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正做积极探索。

29956524272160455

番禺学宫开笔礼


退休以后,我们退休支部的党组织生活,好几次选择到农讲所纪念馆参观。在这里看陈列展览,重温入党誓词,大家决心“退休不褪色”,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先进性。

春华秋实,在农讲所纪念馆建馆七十周年之际,这所曾经的番禺学宫、农运母校,正生机勃发,以它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内涵,吸引着八方来客的光临。

衷心祝福您,农讲所!我心中永远的学习殿堂。愿这充满正气的一方宝地,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焕发青春,如庭院里春天的木棉树,枝干挺拔,繁花似锦!






Copyright 2017-2020 www.gznj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8020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