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农讲所纪念馆) 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详细
展览 | “从农村理解中国革命”
【发布时间】:2024-10-09 11:18:12 【类型】: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286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又恰逢广州农讲所创办100周年。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土地问题的历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诗中精彩的华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农讲所纪念馆)重磅推出原创展览“从农村理解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历史展(1921—1949)”。展览以“农村”为切入点,以“土地政策”为牵引,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读懂农村,理解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进而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该展览展期为2024年9月28日至2025年1月13日。


展览海报.jpg

“从农村理解中国革命”展览海报



7587581999843954


1、广东首个专题展示党的土地政策演变历史的展览。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目光聚焦在农民和农村问题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设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微信图片_20241009111049.jpg


作为广东首个专题展示党的土地政策演变历史的展览,该展览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出发,着重研究土地政策本身蕴含的革命价值,依据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分为“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冲破羁绊解放中国农民”三个部分,通过163张历史图片,90件馆藏相关展品(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0件,一般文物10件)、皮影戏表演以及多个视频影像资料,生动再现1921至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怎样从时局出发、从农村现状出发、从农民需要什么出发,对土地政策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广泛地争取到农民的革命力量,从而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微信图片_20241009111059.jpg

2、“时代特征”与“土地政策”双线索并行的策展思路。

展览“以时代背景引入,以具体政策阐述”为策展思路,在每个部分并行设置两条逻辑线索:一条为“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另一条为“土地政策背后的逻辑链条”,两条线索互相配合,共同表达展览主题,便于观众对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进行横向、纵向对比。


微信图片_20241009111103.jpg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探究政策调整背后的政治、经济、国际、军事等要素;通过同一时期、同一主题不同土地政策的比较,探究政策背后解决的矛盾点,进而能更好地理解农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特点为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以及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


3、创新展厅空间布局。

作为在古建筑中举办的专题展览,充分利用了古建筑内部原本的一些构件造型为框架,进行“地主宅院”场景制作,以宅院门口“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的对联巧妙联结起展厅内外的古建筑,使之形成时空环境的连续性。此外,展览首次利用过道空间搭建皮影戏台,辅以长条形独立柜、活动展墙,规划出了一条全新的方向感清晰、明确的展示流向路线。因地制宜的设计,使得古建筑的流动空间与展览陈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为观众的观展提供便利,又造就了悦目的展示空间效果。


4、利用宣传标语营造浓厚时代氛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标语作为宣传方针政策和动员群众的重要手段。这些写在土墙上的文字,是旗帜,更是号角。此次展览精选馆藏的宣传标语内容,如“打倒反动不留情,分了田地有公平”“拥护共产党!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严办重利盘剥农民者”等,将其作为辅助展项,让观众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提炼出的一句句战斗檄文,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磅礴的初心力量。


微信图片_20241009111107.jpg


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丰皮影戏演绎红军宣传口号。

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20世纪初曾一度被加入写实手法改造成“红色皮影”。1919年,李大钊亲手改编的皮影戏《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成为皮影戏红色题材的发展先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皮影戏因其小巧、轻便,易于排练演出,也适于翻山越岭去巡演,成为文艺宣传的轻骑兵。


“打土豪、分田地”是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一个广泛流传的宣传口号,成为动员广大农民投身革命的响亮号角。此次展览特别邀请汕尾陆丰市皮影剧团进行艺术创作,用这门古老的艺术演绎大家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打土豪 分田地”。陆丰皮影戏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土豪 分田地》的剧目中,既保留了陆丰皮影的艺术特色,又创新了舞台设计、灯光、动画特效等方式,蕴含着从传统到现代的革新精神。


4293524443371166




25072407213120896

3053966750812114




这是1925年广宁农民自卫军攻打地主武装时用过的铁剑。总长50厘米。剑身40厘米,两侧有刃,中间起脊,前窄后宽。剑柄10厘米,用木雕花制成。


广宁农民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彭湃、阮啸仙、周其鉴等曾到当地指导农运的开展。1924年10月,广宁县农民协会成立,同时组建了广东西江地区最早的一支县级农民武装——广宁农民自卫军。农会成立后,积极领导农民开展减租运动。这就引起了地主豪绅不满,纠集了地主武装对农会发动袭击,双方展开战斗。中共广东区委派来干部力量和军事力量全力支援。1925年广宁农民自卫军配合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历经数十次大小战斗,击溃了地主民团。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jpg
1926年《农民问题丛刊》第13种——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二级文物,农讲所纪念馆藏)@2x.png



《农民问题丛刊》是第六届农讲所应全国研究和从事农运同志之要求于1926年9月编印的,由时任农讲所所长的毛泽东担任主编。内容包括有关政策、策略、论著、教材和师生调查研究成果等,原计划出版52种,因时间仓促和经费有限,最终只出版了26种。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为该套丛刊的第13种,封面有工农兵联合之图样,4号老宋体铅字竖版印刷。本书刊载了三篇文章,分别是:陈独秀1923年7月发表的《中国农民问题》;萧楚女1924年7月发表的《中国底农民问题》;吴觉农1922年写的《中国农民问题》。该书在研究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状况、早期共产党人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和实践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1948年山东省章历县秋季公粮收据.jpg
1948年山东省章历县秋季公粮收据 (三级文物,农讲所纪念馆藏)@2x.png



这是1948年12月27日章历县秋季公粮收据。上半部分有用笔填写编号、户主、住址等内容;下半部分用笔竖式填写应征数、藏征数、实征数等内容;并盖有方形的红公章和县长的私章。据1990年版的《章丘县粮食志》记载,当时在抗日根据地内,共产党制定的交纳标准是“每亩约20斤计算”。同时期国统区内,国民党制定的标准则是“每亩约交纳50斤”。如果按照国民党的纳税上交标准,此户主师明智21余亩地要缴粮1000余斤左右,而共产党只收400多斤,农民负担减轻不少,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公民证》.jpg
1943年山东蓬莱县政府颁发的《公民证》(一般文物,农讲所纪念馆藏)@2x.png



这份证件正面竖排有“公民证”三个大字,下方有编号,左边竖排有“县政府”三字(空白处可填写县名,此处填写蓬莱县)。盖有发证单位章,因年代久远,看不清楚。从填写的信息可知,《公民证》的主人应是当时蓬莱县艾崮区北花夼村人王德生。证件右侧刊有“公民誓约”,内容为“一、不当汉奸顺民。二、不当伪军官兵。三、不参加伪组织。四、不给敌人汉奸做事。五、不给敌人汉奸送粮食、送钱、送礼物。六、不买敌人的货物。七、不使敌伪钞票。八、爱护抗日军。九、保守军事资财秘密。十、服从抗日民主政府法令。”


为了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方便居民工作生活,抗日民主政府制发了《公民证》。这份证件充分说明抗日民主政府对辖内实施了有效统一的管理。从这份《公民证》中还可以看出,颁发时设计了宣誓环节,内容就是证书上的“公民誓约”十条,这十条紧扣抗日战争形势,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调查》.jpg
毛泽东著《农村调查》 (未定级,农讲所纪念馆藏)@2x.png



此版毛泽东著《农村调查》是新华书店1949年7月发行的,由毛泽东外孙王效芝和朱德外孙刘建捐赠。毛泽东历来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为该书写了“序言”和“跋”。文中重申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真理,指出了解社会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而出版这些调查材料的目的,就是“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5873505918671787




5076686845977063

展览名称

从农村理解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历史展(1921-1949)


指导单位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主办单位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展览地点

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农讲所纪念馆大成殿


展览时间

2024年9月28日—2025年1月13日



Copyright 2017-2020 www.gznj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8020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