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农讲所纪念馆) 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详细
藏品推介78 | 延安火柴厂用过的印模
【发布时间】:2022-06-28 14:26:23 【类型】:农民运动 【点击次数】:71

8993103366840782


年代:抗日战争时期

质地:木

尺寸:长8.2cm  宽7.6cm  厚2.2cm

类别:杂项




       该印模呈长方形,印面左右两侧图案和文字均对称,上方是两棵麦穗围绕着“丰足”两字且每个角各有一字组成“顶上火柴”四个字,中间是“陕甘宁边区火柴厂”字样,下方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二行字,行间有五角星和对称麦穗图案。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陕甘宁边区火柴厂印制丰足火柴商标时使用的印模。1972年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拨交我馆收藏。‍

      1940年,由于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及日寇的进攻围困,陕甘宁边区外援完全断绝,再加上自然灾害侵袭,到1941年上半年,边区经济出现了极度困难的局面。当时中共中央号召边区全体军民自力更生,克服财政、经济等暂时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此,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办起了自给自足的工业企业,陕甘宁边区火柴厂便是那一时期创办的众多公营工厂中的一家。

       陕甘宁边区火柴厂是从军阀阎锡山在晋西北所办的火柴厂接收过来的。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寇疯狂扫荡该地区,使工厂几乎处于瘫痪,晋西北行署决定,将其迁往解放区。经过一年多时间迁移,1942年工厂终于胜利安置陕北延安。随后,边区政府组织人员研究试制黄磷、赤磷,自己动手解决原料问题,同时迅速指派专人赴国统区通过地下党联络采办所损缺的有关设备零件。经过各方努力, 终于在1943年试制出陕甘宁根据地第一批火柴。

       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十分关心这一新生事物。为了火柴厂的取名和商标设计问题,党中央领导同志先后组织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美术家和著名画家古元等人开会共同商议。最后周恩来将火柴名称确定为“丰足”牌,并提议商标图案加上“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八个字。商标开印前夕,任弼时提出商品应有明确的广告意识,周恩来与朱德、董必武、谢觉哉等老同志协商,决定在商标正面四个角印上醒目直白的“顶上火柴”四个大字。

      丰足火柴商标面世后,引起中央刊物《新华日报》的高度重视,报纸专门为火柴的设计刊发评论“咱们的火花”,盛赞丰足火柴的商标做得“端庄朴实而平易近人,闪烁着解放区的艺术火花”。

      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农工业生产展览会时,陕甘宁边区火柴厂生产的“丰足”牌火柴不仅参加了展览,还作为奖品奖励模范工作者。1945年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时,火柴厂生产的献礼火柴作为“七大”的专用礼品,深受代表们的喜爱。毛主席对“丰足”尤为钟情,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将两打“丰足”牌火柴相赠,高兴地说:“这也算得上是我们延安的窑洞之最吧!”

       “丰足”牌火柴产量大,质量优,不仅满足了延安地区的需要,还大量“出口”到华北其它抗日根据地,为边区战胜严重的物质困难,改善军民生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延安火柴厂用过的印模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运动的见证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后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Copyright 2017-2020 www.gznj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8020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