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广州农讲所) 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详细
浅论中共“三大”开创的国共合作——洪 霓
【发布时间】:2007-08-15 16:29:10 【类型】:中共三大 【点击次数】:657
            中共“三大”开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它为中国革命史写上光辉的一页。
        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正式实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创举。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民主革命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这就开创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中共“三大”开创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国民党获得新生,并使之成为得到工农群众和广大人民支持的革命政党,促进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共产党也充分利用国共合作的大好时机,广泛开展工农运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通过合作,两党的组织都得到空前发展和壮大,形成互利、双赢的大好局面,从而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横行,列强侵蚀,内乱不已,国难正殷。先后有袁世凱称帝,张勋复辟,段祺瑞也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原来的国会,重任国务总理。国难当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领导开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先后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特别是他信任有加、期望殷切的粤军将领陈炯明掉头反噬,出兵攻打总统府,欲置孙中山于死地。仅有的广东革命根据地也将丢失;许多原来与他共同奋斗的同志也因失败而离开了他,中国国民党濒于瓦解。此时的孙中山先生,已陷入了极其艰难困苦的境地,他沉痛地说:“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①] 中国往哪里去?已成为孙中山先生日夜苦思的主要课题。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给孙中山带来了希望,他对宋庆龄说:“十月革命使人类产生了大希望,从今以后只有沿着苏维埃指出的道路,革命才能胜利。”[②] 1918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宣告:“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奋斗,表示十分敬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列宁收到孙中山的贺电,立即委托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表达了俄中兄弟般的革命情谊,说:“我们的胜利,就是你们的胜利”,并呼吁两党“共同进行斗争”。[③]这封复信,对于当时正处在艰难时刻的孙中山来说,无疑是个莫大的鼓舞。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书中说:“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④]
        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北伐大本营,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党人张太雷,双方商谈多日。马林向孙中山介绍了苏俄革命的情况;共同探讨国民党同苏俄建立联系的时机和方式;马林还向孙中山提出: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和谋求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三点建议。孙中山对此表示十分赞同。[⑤]马林、张太雷此次来访,使孙中山进一步了解苏俄和中共,他致电在广州的廖仲恺和汪精卫称:“今闻马林言,始悉苏俄行共产主义后,以深感困难,乃改行新经济政策。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余深信苏俄能先实行与余之主义相符之政策,益信余之主义切合实行,终必能成功也。”[⑥]
        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采取积极的态度与国民党合作: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提出“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 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确定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了中央特别会议,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作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决定。西湖会议后,陈独秀、李大钊、林祖涵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在上海频频会见孙中山。他们讨论各种政治问题,或商谈国共两党合作。孙中山对李大钊的思想、学识和为人,尤为好感,他们“畅谈不厌,几乎忘食”。与马林一同来华的苏俄全权代表越飞,也同孙中山取得了联系,并给他以深刻的影响,孙中山才定下改组国民党的决心。1922年秋,孙中山先后召开了3次会议做改造国民党的准备工作,邀请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共产党人参加。1923年1月,孙中山与越飞共同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标志着孙中山与苏俄和中共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妥善解决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的方针政策问题,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应保持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保持“不和任何帝国主义者,任何军阀妥协之真面目”,帮助国民党使之成为左翼政党。
         国共一经合作,革命声势就更加浩大。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做了许多工作,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新高潮。
         首先,协助孙中山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使之成为革命联盟的组织,领导全国开展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国际顾问,对大会的筹备和召开起了重要作用。大会挫败了国民党右派分子的阴谋,通过了《国民党笫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新三民主义不但具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而且实际上把三民主义和大会所确定的“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许多共产党人进入国民党的领导班子,如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等为候补委员。随后,各省、市的国民党党部,也都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为骨干,进行改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组织。
        其次,开展声势浩大的工农群众运动,壮大了革命力量。中共“三大”召开后,工农群众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发展迅猛。原先遭破坏的工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华全国总工会、农民协会也陆续成立起来。前后三、四年,工会组织发展到500多万人,农民协会也发展到千多万人。农民自卫军也纷纷组织起来。
        国共实行合作,国民党的组织很快得到长足发展:合作前,全国只有广东、上海、四川和山东少数几个地方有国民党的组织,其他大部分省、市没有建立。合作后,逐步在各省、市建立执行部,开展党务工作。各省、市国民党的组织,不少是在共产党员的主持或参与下,筹备和建立起来的。仅2年时间,到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召开时,“已有正式党部12处,特别党部4处,临时省党部9处。除新疆、云南、贵州外,党部几乎遍及全国”。[⑦]党员人数迅猛增加,1926年比1925年“增加了6倍”。[⑧] 同样,共产党的组织也在国共合作中得到很大发展,1923年“三大”召开时,只有党员420人,1925年1月“四大”时990人,1926年10月18526人,1927年4月增加到57900余人。
笫三,创建革命武装,进行东征、南讨和北伐,平定了军阀之乱。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官学校,聘请苏联顾问,学习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建立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制度。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熊雄、聂荣臻等担任政治、教育工作。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干部,成为革命军队的主要骨干。黄埔军校学生军,于1925年先后两次东征,肃清了盘踞在潮汕和惠州一带的陈炯明叛军。接着,又平定了反对广东革命政府的南路军阀邓本殷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采取果断措施,平定了英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联合发动的广州商团叛乱,使广东革命政权得到初步稳定。1926年的北伐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配合,在半年多的时间,打败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约40万反动军队,收复了半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叶挺独立团为北伐军先遣队,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击溃了吴佩孚主力,成为威震一时的“铁军”称号。
        实践证明,国共两党实行合作,能收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整齐步调,共同前进的良好效果;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国民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所以合则互利,合则双赢,对革命有帮助,对人民有利益,对国家有贡献,这是实践证明了的事实。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共合作最后破裂了,这是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和新军阀势力,在1927年后加紧反革命扩张,先是反对迁都革命中心武汉,接着公开亮出反共旗帜,在各地接连制造一系列反革命叛变事件。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变,接着提出所谓“清党”,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汪精卫集团也于这年7月15日在武汉“分共”,致使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遭到失败。这是国共合作史上惨痛的教训。与此同时,共产党内部也出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使党的工作受到很大损失,也应引以为戒。

        二、继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当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发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发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威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入侵我国沈阳,不到3个月,占领了东北全境。紧接着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在此国土沦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首先向国民党提出“停止内战,捐弃前嫌,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经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等大批爱国人士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要求立即实现全体海、陆、空军和全体人民总动员,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1935年8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并提出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批评“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确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然而,蒋介石集团不仅对日本侵略一再妥协退让,而且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全力“剿共”。从1939年12月,至1943年7月,先后发动了3次反共高潮,重兵进攻解放区。
    1936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书,再次呼吁停止内战,郑重提出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向蒋介石表达了联合抗日的真诚愿望。
        由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推动,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张学良、十七路军杨虎城采用兵谏办法,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中共力主和平解决,出面调陈,使蒋介石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西安事变”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为了尽快实现国共合作,中共中央于1937年2月10日,致电国民党五屆三中全会,提出5项国策和4项保证,作了积极的、有原则的让步,促使蒋介石在其三中全会上也承认要与共产党谈判并停止武装冲突。此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又进行多次谈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共产党立即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发通电促蒋介石发动全国抗战的决心。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表示:在存亡危急之秋,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而应当与全国国民一起“彻底更始”,团结御侮。并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共产党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从以上系列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确实起了主导作用。诚然,国民党在这次重新合作中,也作了有限度的政策转变和让步,如停止內战,一致对外,联合抗日,承认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地位等,说明在民族存亡关头,能以民族大义为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如果没有国民党这个态度,第二次国共合作也不可能形成。所以也应该肯定国民党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这次国共两党合作,首先是军事上的合作。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拥有200多万军队,又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中国最大的社会政治力量,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展有着决定性意义;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至1945年发展到127万,解放区民兵268万,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战场,抗击了在华半数以上的日军和绝大部分伪军,并在最后阶段对日、伪军实行反攻,在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起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这样,对日作战便形成了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军队负担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军队负担的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两个部分,正如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的《创刊词》中说:“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而敌后的游击战争又“钳制了大量的敌军,配合了正面主力军的作战”。尤其是抗战的中后期,敌后解放区战场显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两个战场同心抗敌,给日本侵略军以有力的打击。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比较努力,许多官兵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可歌可泣。如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就是在豫鄂会战时,殒身报国。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歼灭日军矶谷师团2万余人,使日本侵略军在前线遭受严重损失,后方兵力也被削弱,从而出现有利于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局势。从平津战役到广州、武汉失守的一年另三个月战斗中,国民党军虽然遭受不少挫折和失败,但其最大的成绩,是使日本侵略者企图以“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彻底破产,起到了抗击日军入侵的主要作用。此外,国民政府军委会除派一部分军队到敌后外,还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配合盟军作战,为国际反法西斯作贡献。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起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了广大的敌后解放区战场。解放区军民进行了频繁的、顽強的、英勇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也是它推行“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等一套侵略政策的最大障碍。共产党军队作战英勇,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打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精锐部队板垣1000多人,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1940年秋冬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大小战斗1824次,攻克敌人据点293个,歼灭日、伪军25800多人。这场战役给敌伪极大打击,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威望。在8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3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苏军对日作战,沉重地打击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中国军队也随即进入全面反攻阶段。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4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裕仁天王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日军大本营命令日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自卫可以采取战斗行为”。由于日军投降又不放下武器,中共领导的军队反攻作战仍在继续进行,8月11日起的全面反攻作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共解放县以上城市150座。
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在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有国共两党合作起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打日本鬼子,才能旗开得胜,马到功成。试问日本侵略者已侵吞华夏半壁江山,蒋介石还在“攘外必先安内”,发动自己人打自己人,日本鬼子会被赶出我们的国土吗?
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事实,使人清楚地看到,国共两党能够忠诚携手,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坚无不摧,所向披靡,大功告成!
         三、继续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呼吁国共实行第三次合作,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是举国上下关心的头等大事。台湾问题,是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从建国到1955年初,我们是以武力谋求“解放台湾”。1955到1978年底,采用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种形式并存,強调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和平解放台湾”,但仍立足于非和平功式的准备。1978年底,党的十一屆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台方针政策作了重要调整,放弃“解放台湾”的提法,将和平统一祖国确定为根本的战略指导思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针对外国势力企图干涉中国统一和所谓“台湾独立”。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向海内外昭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9项具体方针政策。同年10月,国家主席胡耀邦在首都各界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讲话中,再次阐述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政协六屆一次会仪上,更进一步提出:实现祖国统一后,国共两党持久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互为补充,互相支援,在统一的大前提下,一切问题可通过共同商量,求得合情合理解决。再一次表明全国各族人民要求实现大统一、大团结的真诚愿望。1984年10月,邓小平总书记在北京《瞭望》周刊发表了关于“一国两制”的谈话,创造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至此,中国共产党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最终形成了。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不要求放弃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决策,绝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某些人说的“统战阴谋”。“一国两制”方针本身,就体现着照顾历史、照顾现实和互不损害的原则,何来“阴谋”?它是出于盱衡国际国内形势,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需要,出于保持台湾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并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积极作用的需要而郑重作出的。它反映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得到各方同胞的衷心拥护,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坦荡胸怀,表现了共产党人对整个中华民族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谈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提出8项主张,成为主导两岸关系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主席今年4月访美,对布什总统明确表示:“我们将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从上述系列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仍在继续贯彻执行“三大”制订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真诚地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作不懈努力。
        在台湾,有一小撮台籍民族分裂分子,从上世纪40年代中叶开始,分別在岛内外活动,妄图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86年民进党成立后,台独分子从分散隐蔽走向组织化、公开化,分裂活动也由言论发展到行动。全岛性“台独”组织达30多个。1992年下半年,民进党内形成“务实派”和“激进派”。1976年10月,部分激进势力以“民进党已放弃独立建国理想”为由,另组“建国党”,造成“台独”势力公开分裂。李登辉、陈水扁执政,“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政策已经定型。陈水扁自2002年7月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公然鼓吹“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他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近来竟然决定终止“国统纲领”、“国统会”,在“法理独立”的道路上迈出了严重的一步。这就彻底暴露了陈水扁完全继承李登辉“两国论”的衣钵,走上与13亿中国人民为敌的道路。
        陈水扁搞“台独”和实行“对抗中国”的政策不得人心,他的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首先,从经济来说,陈水扁上台6年,台湾经济已从亚洲“四小龙”之首沦为之尾。亚洲地区的中国大陆、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都经历着近年难得一见的繁荣,而台湾却明显胶着不前,欠缺生气。陈水扁“积极管理”两岸政策,更使台湾经济雪上加霜。其次,在內政上,蓝绿两大阵营恶斗愈演愈烈,民进党朝小野大的执政困局非但没有改善,政府民望反因弊案接二连三爆发而屡创新低。最近发生的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台开案件,酿成国、亲等在野党提出罢免陈水扁总统职务。其三,在外交上,与台湾所谓邦交国,掉了一个又一个,陈水扁任内就有6次断交的纪录,整体邦交国跌剩25个,这就透露出台湾外交战场已走进穷途末路的危险讯息。其四,在两岸关系上,陈水扁执意全力推动台湾成为“正常完整的国家”,发动一系列的包括“正名”、“制宪”在內的活动,強势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得到13亿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人的反对,也激怒了美国。
        中国共产党从统一国家的愿望出发,也出于关心台湾骨肉同胞,正在一如既往地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呼吁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我们与国民党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两党都承认一个中国,两党都反对“台独”,两党都认为祖国必需统一,两党都负有把国家建设成为富裕强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强国。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兄弟般的血缘关系,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在困难的时刻,就要找共产党合作,建立兄弟般的亲密关系;共产党也真诚以身相许,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忠诚系手,共同奋斗,终于取得国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难忘的历史,要发扬光大,要继续实践,为祖国的强盛、为人民的幸福而再度系手合作。
令人欢欣鼓舞的是,2005年4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热情接待,实现了60年来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胡、连会谈,达成3点共同体认和5项“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次会谈,预讯国共第三次合作佳音,意义十分重大。接着,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也相继访问大陆,共同表示反对“台独”,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心愿。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有300人参加的“两岸经贸论坛”,胡锦涛再会连战,双方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4点建议。经贸论坛会刚结束,大陆出台惠及台湾骨肉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向台湾人民献厚礼!也是向台当局释放善意,得到台胞广泛好评。2006年3月,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访问美国,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发表演说时,提出“五不”主张,即不宣布台湾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和不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此“五不”,就是陈水扁上任“总统”时所表示、后又自我毁诺的“四不一没有”。马英九提出“五不”,就是与陈水扁对着干。
        目前形势十分有利于实现和平统一祖国,我们必须继续深入贯彻执行中共“三大”制订的、党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希望国民党当局认清形势,捐弃前嫌,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像孙中生先生当年那样,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高举国共合作义旗,团结国内外爱国力量,共同奋斗!一个富強康乐的伟大的新中国,定能屹立在地球的东方,为世界人类的美好作不懈的贡献!
 
 


[①] 《孙中山全集》9卷,第115页。
[②] 《宋庆龄亲笔答复问题》,引自曾庆榴《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第15页。
[③] 孙剑辰译:《与孙中山交换的外交信件》,载《史学译丛》1958年第3期13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1360页,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⑤] 《孙中山与马林会谈纪要》,见《黄埔军校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⑥] 曾庆榴《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第21——22页
[⑦]国民党“二大”《中央党务总结报告决议案》(1926年1月)。
[⑧]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笫六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1926年1月)。
Copyright 2017-2020 www.gznj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8020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