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专题介绍之二
第二期
大隐隐于市:藏身于繁荣商埠中的
汕头交通中站
1930年底,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和部署下,中央交通局开辟了一条由上海至瑞金的秘密交通线,成为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为了保证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中央交通局充分利用沿线的码头、车站、集市、商铺、村落等设置交通站,站站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一条长达3000公里、畅通无阻的红色通道。交通线上的第二站就是汕头交通中站,也是进入广东的第一站。
“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中使用的沙盘,清晰标注出了交通线粤东段的各个站点
百载商埠
汕头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到20世纪30年代,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借侨资之风,汕头骑楼兴起,商埠林立,华洋杂处,南洋华侨与客商来往极为平常,这有利于过往同志乔装打扮,不易被发觉。
民国时期汕头港码头
汕头水路交通便利。只要衔接稳妥,护送干部来往一般可以不在此停留。这里也是进入大埔、闽西的必经之地,从上海到汕头的客船和香港到汕头的商船,都在天亮后进入妈屿渡口,上岸时大约为上午八九点,即可坐人力车去火车站搭乘往潮安的火车,再从潮安搭船去大埔,非常方便。
民国时期的潮汕铁路
民国时期从潮阳码头开出,沿韩江前往梅县的火轮船
潮汕地区革命基础坚实,群众有较高的革命觉悟。在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在潮汕取得胜利,周恩来在汕头主政东江近一年,工农运动如火如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昌起义军进占潮汕,建立了一批工农革命红色政权,曾有过“潮汕七日红”的辉煌历史。南昌起义军撤出潮汕之时,小部分部队,包括一些伤员留在离汕头不远的大南山,成为潮汕地区的革命种子。随后,这里建立了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因此在汕头开展秘密革命活动更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
欢迎东征军大会合影。前排左5为周恩来。
但是,汕头这个百载商埠也是鱼龙混杂之地,特务密探云集。为了确保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中央交通局必须派出精锐力量,来主持汕头站的工作。
神秘药房
1930 年底,中央交通局副局长陈刚通过中央秘书处外交工作负责人黄玠然在上海中法药房的亲戚,在汕头市镇邦街7号建立中法西药房分号,作为中央交通局直属交通站。汕头交通站的保密级别很高,周恩来作过专门指示,规定只有护送重要领导干部时才能启用这个交通站,而且必须经过中央同意才能在中法药房汕头分号住宿。当时,许多交通员都不知道汕头有交通站,甚至连闽西交通站站长李沛群一开始也不知道有这个交通站。
中法药房汕头分号现貌
汕头中法药房离西堤码头很近,周围是居民区,利于隐蔽、疏散。在汕头,陈刚化名刘作扶,夫人石础作他的交通员。这个“夫妻店”在热闹的街面上显得平静无奇。石础平时看店,偶尔收到奇怪的“药方”,就拿给陈刚“翻译”,然后,陈刚按“药方”往来香港采购药物,不久以后,这些药物就被曲折地送到根据地。
陈刚与夫人石础的合影
绝密备用站
汕头交通中站既是承上接下的中转站,又是内地交通始发站,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预防万一,做好两手准备,中央决定在汕头再建一个绝密备用站。
1931年初,中央交通局派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到汕头再建一个备用交通站。3人以上海客商身份来到汕头,选址海平路98号,开设华富电料行,专营批发,不搞零售,目的是可以利用商店名义购买苏区急需的电器材料。
华富电料行旧址(现为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
因陈彭年曾长期在上海租界做秘密工作,懂黑社会语言和活动方式,又是山东大汉,个子高,穿上长袍大褂像是大老板,碰到问题能机智应对,所以他担任电料行的经理。顾玉良做过生意,也当过交通员,具有党内秘密交通的经验,负责电料行会计工作。罗贵昆是广东梅县人,能讲潮汕话,在汕头有些社会关系,任电料行职员,负责在汕头活动的翻译和媒介工作。还雇佣了一位不到20岁的本地青年做烧水做饭的杂活。
陈彭年
顾玉良
正是这一个绝密备用站拯救了整条地下交通线。1931年,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致使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受巨大破坏。周恩来当机立断,对中央红色交通线进行调整,撤销顾顺章所了解的交通站,汕头中法西药房分号因此停止活动,正式启用华富电料行作为交通站。
参考书目:
1.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中共汕头市党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编:《红色交通线》,广东省内部刊物1986年版。
2.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汕头市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广东省汕头市革命遗迹》,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揭阳市史志办公室编:《中共潮汕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88年内部资料。
下期预告,敬请期待
“虎口咽喉”站:大埔交通中站